• 營業秘密法(論文) 回上一頁
單元選單:

杜邦之營業秘密保護案例

作者:章忠信
99.10.27. 完成
有著作權 侵害必究
service@copyrightnote.org

杜邦DuPont公司在2010年2月在美國維吉尼雅州聯邦地方法院,對南韓Kolon公司提起侵害營業秘密之訴,主張Kolon公司以不法手段,向杜邦DuPont公司離職員工Michael David Mitchell取得該公司重要產品「凱夫勒(Kevlar)」先進高強力阻燃纖維的製造機密,與該公司在世界各地競爭,應負損害賠償。

杜邦公司的重要產品「凱夫勒(Kevlar)」先進高強力阻燃纖維,它雖然柔軟,但強度優於鋼鐵五倍,除可為汽車、建築、石油和天然氣、繩索、光纜、公用工程等領域產品提供更大的設計靈活性,同時也可以做成防彈背心,是美國禁止輸出的高科技管制物品。杜邦公司對這項產品非常重視,相關資料的列入保密,所有接觸該項研發、生產資料的員工,都必須簽署「保密協議(non-disclosure agreements)」,並接受保密講習,偶而還會有保密須知的電子郵件通知。

現年52歲的Michael David Mitchell是化工碩士,在杜邦公司任職24年,擔任產品工程師及業務代表,在2006年因表現不佳而被開除。在離職時,杜邦公司依例提醒他保密義務,並要求他簽署幾份保密文件,包括再度確認先前已簽署之保密協定,宣示已繳回所有任職期間持有之公司相關產品之文件與資訊,同意未來不對外提供相關資訊,也不會執行公司任何保密之資訊。

但Mitchell離職後,自組顧問公司,並曾在2007年3月前網南韓,與杜邦公司在先進高強力阻燃纖維方面的世界惟二競爭對手南韓Kolon公司人員見面,後來並擔任該公司顧問。為了提供Kolon公司更多資訊,Mitchell甚至進一步與目前仍在杜邦公司任職的老同事接觸,探取機密,引起杜邦公司注意,透過FBI開始布線,在2008年3月搜索Mitchell住處,逮到這件重大侵害營業秘密案件。

Mitchell為了降低違反經濟間諜法之法律責任,同意與FBI合作,在FBI之指示與監督下,側錄到他與Kolon公司人員的竊取機密互動資料,包括在2008年8月與Kolon公司人員在國際機場附近旅館的會面,向對方提示註有機密字樣的杜邦公司產品文件。由於Mitchell並沒有與FBI好好合作,後來還以已經密錄雙方非法交易情形,向Kolon公司勒索2萬元美金。

本案Mitchell最後經法院以違反經濟間諜法,被Spencer法官判處18個月,並應賠償18萬7千元給杜邦公司。至於杜邦公司與南韓Kolon公司間之侵害營業秘密爭訟,仍在法院審理中。

回到最上方
回頂端